生意社12月2日訊 紡織行業是中國的傳統優勢行業,紡織品出口在我國出口產品中一直占據重要地位。2007年至今,中國紡織品(包含服裝)年出口額均在1700億美元以上,每年向歐盟、美國出口的紡織品和服裝的價值都在100億美元以上。但近幾年中國紡織品出口卻面臨著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,召回通報案例屢次發生。
遭召回通報的現狀
2009年,歐盟通過RAPEX-CHINA系統對中國除玩具外的其他輕紡產品通報共373起,通報數量較2008年的201起增長了85.57%。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(CPSC)發布涉及中國紡織品服裝類產品通報24起,占CPSC對華召回通報的11.27%,同比增長4.35%。2010年上半年,歐盟累計召回中國產紡織服裝產品為133項,同比增長102%。同期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累計召回41項紡織服裝產品,同比增長86%,其中中國產紡織品召回數量為29項,占總數的71%,同比增長123%。
歐盟和美國召回通報的紡織品服裝類產品均以兒童服裝和鞋為主,但也包括一些運動服裝和特殊用途服裝。通報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勒頸窒息危險(兒童上衣和帽子的抽繩長度超標)、傷害危險(兒童服裝的腰部抽繩長度超標)、化學危險(被檢出富馬酸二甲酯、金屬配件中鎳含量超標、釋放的苯超標等)、阻燃標準不符等,其中勒頸窒息危險和傷害危險占安全風險通報的90%以上。